您当前的位置:华夏生活网行业资讯正文

5个随时可能发生的全球性灾难

2018-02-04 20:11:08  阅读:2025+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侯勇

这是一个令人畏惧、可怕的景象,火山喷出熔岩,数百万吨的火山灰和岩石喷向一片漆黑的天空。墨西哥的“火峰(fire volcano)”科利马火山最近开始爆发……再次提醒人们这座火山透过自然释放出壮观的破坏力量。

但是,很戏剧性的,墨西哥火山喷发和一些已经测知但是鲜为人知的自然灾害相比,只是小意思。超级火山到高耸的超级海啸引发的灾难性事件比你想像的更快,也可能会影响数百万人。

被遗忘的印尼超级火山 Indonesia's Forgotten Supervolcano

美国黄石公园超级火山对世界的威胁有据可查。但是,不太知名(或被忽略)的部分仅仅是众多构成灾难威胁到这个星球的一部分。

印尼苏门答腊岛的多湖(Lake Toba)超级火山,是当前地球上最大的火山湖,这座火山在74,000年前喷发时,是2500万年以来最大的一次喷发。据估计,大约2,800立方公里的火山灰和熔岩投入大气层,比220万年前黄石公园火山的喷发还多12%。

而且它还可能再爆发。与任何超级爆发一样,大量的火山灰和二氧化硫会对全球气候产生灾难性的影响。但是,许多因素使得预期中多的超级喷发比黄石公园的更吓人。

多位于人口稠密的苏门答腊岛(Sumatra),有5千多万人口,距上次印度洋灾难性的海啸(我们最近的经验)仅仅40公里,灾难肯定会再发生一次。此外,近几个月,火山气体和地面采暖的报导,使人不禁怀疑沉睡的巨人可能再次醒来。

Hilina陷落 The Hilina Slump

把加那利群岛拉帕尔马的别哈火山(Cumbre Vieja)将造成超级海啸威胁的大幅报导忘了。夏威夷大岛基拉韦厄火山(Kilauea Volcano)的南部可能会陷落,造成更可怕的大海啸。一般称为Hilina陷落的现象可能会有12,000立方公里的岩石掉进太平洋,产生大海啸,然后扩散到太平洋,在几个小时之内到达北美西海岸,淹没沿海社区。

有证据表明,12万年前冒纳罗亚山(Mauna Loa)附近曾经发生类似的陷落,造成400多米波高的海啸。甚至直到最近的1975年,Hilina陷落运动产生一个较小却有破坏性的海啸直达加州。由于类似的陷落依旧活跃且会移动,可能只需要在地质板块活动状态引起地震震动中来引发这样的灾难性事件链。

北海海啸 The North Sea Tsunami

北海(North Sea)似乎不太可能出现毁灭性海啸,但是气候变迁已经引起大家该地区的海底地滑(submarine landslide)可能会引来海啸。

之前有一个例子。科学家将6,000多年前的一个尖锐海平面上升,归因为气候变迁和冰层迅速融化,加上挪威大陆架边缘海底冰积物的重量,使一切都不稳定而造成了300公里长的山崩,并在设得兰群岛(Shetland Islands)掀起了20公尺高的海啸,挪威海岸10公尺高和苏格兰北部和西部海岸则是6公尺高。

如果地球再经历一次类似的快速气候暖化,再体验一次格陵兰和/或南极洲西部冰原的融化,类似事件很可能会再发生,届时苏格兰和挪威沿海的人口,甚至伦敦都会受到影响(约3公尺高)。

卡斯卡底“大块” The Cascadian ‘Big One’

北美西海岸从加州北部到温哥华岛的太平洋底部是一个俯冲带(subduction zone),太平洋底在这里被压在北美大陆板块之下。

海底移动速率目前一年仅40毫米,但是上面的部分目前卡住了,表示压缩了北美板块。有时候,必须释放的压力是以大地震的形式出现,地震规模可能会高达9级,造成沿海地区地层下陷2公尺,水平位移则可能达30公尺。

激烈的晃动平息后不久,一片混乱的海岸社区将引发海啸, 2011年的日本地震波可能相形见础。从温哥华、西雅图到塔科马和波特兰约有700万人住在这里。

有多少可能呢?科学家计算过,该地区在过去1万年间,有41次大地震,平均每隔244年发生一次, 最后一次的9级地震是315年前。

外星的威胁 An Extra-Terrestrial Threat

现在世人最大的威胁可能是我们自己的恒星所造成。太阳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爆发太阳耀斑(solar flare),这是一种高能光子和粒子加上数百万氢弹一次爆炸的能量所形成的密集云。这种能量一旦释出,这些云就会在一、两天内到达地球的高层大气,而且多数情况下,地球上的一般人都会毫无所知。

如果强度够,一旦高能电子引起电荷聚集,一场太阳风暴可能就会将轨道上的卫星或地面上的电气系统摧毁。

其中已知最大的事件发生在1921年,这一年美国电报服务被破坏了;但是科学家计算出,今天的科技依赖型社会应该会有类似事件发生,许多卫星系统被破坏,全球通信、网路和全球定位系统失能。混乱可能接踵而至。

太阳耀斑强度的变化大约11年一个周期,幸运的是,2014年看到的最近高峰来去并无显著影响。我们只能希望,未来也是如此。

:趣味说(umifun),每天都会让你发现更多新鲜有趣的事情~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