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晚饭,去住所邻近的环城公园漫步,已成多年习气。
一个人漫步最大的优点是,笃笃定定、慢慢悠悠,心里安静而充分。没有太深太远的考虑,也没有惆怅乃至落寞。心境好,就走远些,我一般都是沿着包河绕一圈再回来。那时分天就黑透了,傍晚就被走完了。心境欠好的时分,就在近处看车流,看路人。这个时分,傍晚就退得慢一点,就好像一个人在这个世上是以一团光的方式存在的,他要走了,还要回过头来照一照他从前待过的这个国际。
有老友帮助介绍目标,我是连连摇头婉言谢绝。一想到婚姻决裂带给自己的损伤,仍是不谈为好。爱情是什么?两个人的许诺?相濡以沫?给对方最大的高兴?在这个爱情都会转成快餐式的年代,现在的某些人谈情说爱,不再玩“墙头马上”那样空对空的游戏,一开锣,比的便是实力,而不是虚招。大族小姐祝英台暗恋穷小子梁山伯,相府千金崔莺莺爱上白丁张君瑞,故事感人至深,却都是老皇历。现代人很少梦想,非常清醒,谁也不会糊涂到拿古书作范本。现代人都装配着一台非常准确的数字处理器,房子、车子、票子,凡耳之所闻,目之所视,瞬间即可得出结论。如此,面临热心不减的朋友们,我只能抱拳作揖,嘴里蹦出两字:免谈。
人这一辈子几十年,安静是日子,波涛也是日子,都是一种体会。一个人得学会独处,承受孤单。这儿说的“孤单”,当然还不是庄子那样“独与六合精力来往”、王维那样“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清高明迈,只不过是坚持相对的独立。这种独立,首要表现在用毫不勉强的情绪,去过随遇而安的日子。什么都不用说。别人怎样看你,和你毫无关系;你要怎样活,也和别人毫无关系。“国际是自己的,与别人毫无关系。”杨绛先生如是说。
记住第一次读杨绛先生的《我们仨》,我还年青。囫囵吞枣地读了一遍,似懂非懂。那种梦呓一般的厚意倾诉,与我云淡风轻的日子隔得太远,我无法了解那种深挚的情,那种彻骨的疼。再读,我已是花甲之人。晚年的杨绛先生过着一个一般白叟的日子,她耳朵有些背,眼睛有些花,但她仍旧淡定沉着,日子仍旧有条有理,每日里仔细地读书和写作,仔细地做好每一件工作。她知道,有一天她也会跟随老公和女儿而去,但这并不阻碍她仔细日子,她在仔细里一天天老去。“人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是怎样的阅历,才能够让一位白叟写出这样的感悟!
单飞(苗青摄)
中国古代的文人士大夫,因不肯与俗称浮利同恶相济,为求心里安定、品格独立和精力提高,往往退避山野江湖,或寄情山水,或求醉狂药,或悉心琴棋,或热心佛道,以求脱节全部尘俗的挂念。我是俗人,达不到他们那样典雅潇洒的境地。我每天绝大部分时刻都是待在家里伏案写作。洁白的墙面,柔软的阳光,键盘上的敲击声……既未远离尘世的喧嚣,又能定心于形骸之外。有朋友好心地提示我:“别写了,你早不在读者的视界了。”仍不死心,持续涂鸦不已,但与早年求名求利无关。在我的国际里,认可不认可并不重要,不畏生计和将来地写下去才是大事。其实,能在自己的国际里一往无前,每个人都能够活得像一支部队。
当然,一个人久了,会更依靠亲朋老友,短短的几句问寒问暖,就会深深地记住。特别是在夜深人静的夜里,单独待在严寒的屋子里,面临四壁,莫名地感到孤单的时分,往往就会对亲情多了一些留恋。虽然心里理解,不管是怎样的难分难解、心心相系,每个人都是生命的独立个别。因而,在独处的时分给自己安慰,在孤寂的时分给自己温暖。归根结底,人只能老老实实地寄望于自己。
事实上,这些年,我最大的改动便是学会了自己放牧自己。比方一个人游览,步骤不用与谁共同,只需契合自己的心境。能够说走就走,也能够偶然任意地张狂一把。这些年,我先后去了十几个省的重要城市和著名景点,做了若干件张狂的事,比方顶着大夏天明晃晃的太阳,去白洋淀包了条私家小木船。时值正午十二点半,阳光正烈,除了我竟没有第二个游客,站在船头,四周的景致无遮无挡,好一个水天一色。比方冒着大雪去三亚,下了飞机换上夏装直奔大海。站在海水里,请人连拍了好几张照,发到朋友圈,顷刻招来一个个仰慕妒忌的表情。
至今,我也没有爱上孤单,却学会了独处。独处既是一种日子方式,也是一种生计的才能。一个人,在落日的路上能走多远,取决于健康的身体和淡定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