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华夏生活网行业资讯正文

青海非遗富矿区刮校园非遗旋风

2019-10-09 17:09:02  阅读:7137+ 作者:责任编辑。王凤仪0768

图为学生展现皮影著作。 张添福 摄

中新网西宁10月9日电 (记者 张添福)“非遗”富矿区怎么培育传承膏壤?怎么破解一些“非遗”项目传承人青黄不接难题?

图为功夫扮演。 张添福 摄

青海省湟中县是该省文明大县,河湟文明、藏传佛教文明、昆仑文明、道教文明、伊斯兰文明等多元文明交融展开。该县具有以银铜器、堆绣、岩画、唐卡、镶丝等项目领衔的国家级至县级“非遗”项目143项,可谓“非遗”富矿区,被誉为“中国民间文明艺术之乡”。

皮影、锅庄舞、“花儿”、堆绣、却西德哇陈旧游戏……日前,该县甘河滩镇班沙尔校园刮起一场“非遗”“旋风”——“非遗进校园”效果展演。

图为戏剧扮演。 张添福 摄

青海省湟中县文体旅行局局长李玉寿9日对中新网记者说,两年多前,该县在甘河滩镇班沙尔校园展开“非遗进校园”活动,让学生有时机能和传承人面对面,感触传统文明的教育、熏陶,使之更好传承民族文明血脉,激起对传统文明的酷爱。

“非遗进校园”效果展演现场,该校学生不只扮演了由青海一家功夫院院长教导下的功夫,展现了一批由国家级“非遗”项目堆绣传承人教导的堆绣著作,还包含皮影、“花儿”、戏剧、锅庄舞等“非遗”项目展演。

图为“花儿”演唱。 张添福 摄

甘河滩镇中心校园校长沈生基说,班沙尔校园从之前的国学经典吟诵、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到“非遗进校园”活动,一大批“非遗”项目得以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并构成规划和系统,成为校园的特征和文明亮点。

据悉,该校约请了当地有名的“非遗”传承人乔应菊、党明汉、雷有顺、张永荣等和课程专业教师进行授课,两年多来,合计训练360课时。

图为功夫扮演。 张添福 摄

“传承能留住前史,保存文明命脉,”沈生基说,“校园正是‘非遗’文明传承的膏壤,维护‘非遗’,传承民族文明基因,守望家乡是咱们一起的职责。”

李玉寿说,“非遗进校园”将校园和学生作为传承和展开“非遗”的重要场所和集体,让“非遗”走进讲堂,让学生们在承受“非遗”传承过程中学习传统文明、感触民间美学、培育艺术专长,这为该县“非遗”文明的传承和展开奠定了杰出的人才根底。

图为国家级“非遗”项目堆绣著作。 张添福 摄

李玉寿说,“非遗进校园”在全国各地已成为一种常态的教育和维护方式,“咱们有理由信任,心爱、幼嫩的孩子们,在不远的将来,必将会肩负起传承‘非遗’的重担。”(完)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