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时的苏东坡,是不是必定便是长着豪放大气的国字脸?
诵读“十年存亡两苍茫,不思量,自难忘”的苏东坡,是不是一脸忧伤,乃至清泪两行?
你能幻想得出苏东坡在“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那种隐然的神态吗?
他可不可以既长得粗暴豪放,又飘逸消瘦?他还可不可以像漫画中的人物相同,呆萌呆萌?
分明有才调,他还要靠脸。
画家们所画姿势不同的苏东坡
画家们所画姿势不同的苏东坡
画家们所画姿势不同的苏东坡
画家们所画姿势不同的苏东坡
10月25日,第三届眉山东坡文明世界学术高峰论坛暨四川音乐周“东坡风”书法篆刻著作展与“我心中的苏东坡”绘画展在眉山市美术馆开幕。此次展出的书画著作以“东坡风”、“东坡韵”为创造主题,经过书法、篆刻、绘画等不同表现形式从不同视点诠释了苏东坡杰出的书法艺术。
比较于书法篆刻著作,展出的46件风格和人物造型悬殊的东坡画像尤为有目共睹,这46件著作中,是国内46位水墨画才俊们应邀为东坡造像绘画创造贡献出的画中的情思,他们各显才思,把东坡形象刻画得特别洗落凡尘、逸兴十足。
各种姿势的苏东坡从画家们的笔下而出,构成苏东坡艺术的、人文的、日子的丰厚神态,让观赏者们纷繁评论起来:那一幅画像中的苏东坡最合自己心意。
这并非无水之源,作为我国经典文明中的一个回忆目标,苏东坡究竟是什么容貌,谁也无法下结论。
林语堂在《苏东坡传》中,曾企图罗列许多的人物特点来勾绘东坡的全貌,但并没有一个规范的答案。
正如湖北美术学院教授,美术学系主任沈伟撰文所言:由于远去的东坡,留与世人的也正是一种诗意生计的风仪,而且也正由于如此在每个仰慕者的心目中,都活泼着一个自己所了解的“苏东坡”。
不过,《苏东坡传》中,那句“月下的漫步者”,最为模糊,也最令人心动。
观赏者拿出手机拍下自己喜爱的“苏东坡”
观赏者拿出手机拍下自己喜爱的“苏东坡”
世人观赏画展 张宗萍摄
红星新闻记者发现,在此次展出的多幅著作中,东坡都身在月下。
画上的东坡是东坡,但画上的东坡也不完满是东坡。
“文以达吾心,画以适吾意”,这是东坡题跋《书朱象先画后》中的一句话。
在沈伟看来,千载而下,“画适吾意”的艺术理念,让水墨之道逾越技艺的层面而迫临人文之妙境,恰如这次邀请的著作,画家们所创制的东坡,非彼东坡,亦非此东坡,而是每一个承袭着东坡艺术精力的自我。
红星新闻记者 蒋麟 拍摄报导
修改 包程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