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华夏生活网行业资讯正文

讲座︱不羁之水移民环境与近现代南亚的诞生

2019-11-30 16:55:00  阅读:6034+ 作者:责任编辑NO。石雅莉0321

2019年11月18日,清华大学国际与区域研讨院约请苏尼尔·阿姆瑞斯(Sunil S. Amrith)教授来访并做主题讲座。此次讲座为全球在地化亚洲研讨讲座系列的第五讲,由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前史系副教授曹寅掌管,主题为“水与近现代南亚的诞生”。

《横跨孟加拉湾》

曹寅教师首要简略介绍了苏尼尔·阿姆瑞斯教授以及讲座主题。阿姆瑞斯教授在剑桥大学取得博士学位,现在为哈佛大学梅赫拉宗族讲席教授,首要研讨范畴为南亚与东南亚的跨区域活动、移民史、环境史和公共卫生史,已出书的作品包含《国际卫生的去殖民化:南亚与东南亚,1930-1965》(Decolonizing International Health: South and Southeast Asia, 1930-1965),《横跨孟加拉湾》(Crossing the Bay of Bengal: The Furies of Nature and the Fortunes of Migrants),以及最新专著《不羁之水》(Unruly Waters)。

《不羁之水》

正如《不羁之水》中说到的,前史上人类一向测验和“水”进行互动并等待完成对“水”的掌控。但适得其反,人类妄图操控天然,却常常反而被天然操控,建筑大型塘坝带来的生态问题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水”为什么可以关于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明、社会乃至是命运发生深远的影响?

阿姆瑞斯教授以三段引证作为讲座的开端,这三段引文别离来自三位印度名人在1909、1966、2017年关于印度经济所做的谈论。这三段谈论旨在阐明季风、水资源、气候这些天然要素可以对印度经济发生决定性影响,并且这一情况在长时段内从未改动。由于印度是农业大国,有占比很高的农业人口,国民生计关于天然的依赖性较强。而教授作为前史学家重视的问题不是气候怎么影响印度,而是“气候是印度经济的要害性影响要素”这一观念是怎么构成的。

印度气候最为显着的特征是季风。季风在印度文明中有着重要的位置,印度的音乐、宗教、拍摄等文明范畴常常以季风为主题。关于季风的前史现已有了较多的研讨,侧重于以较大的时空标准来看待季风,研讨季风怎么刻画了经济、文明、观念,人又怎么妄图操控季风却总是失利,季风愈加不行操控而成为对人类发生要害性影响的要素。

在印度“季风可以被操控”的评论最早在1918年提出,印度工业委员会(Indian Industrial Commission)向民众宣告季风所带来的影响可以依托科学技能操控。政府会经过各种方法削减季风为民众带来的丢失,以此传递出一种“天然缺乏为惧,人类可以操控天然力气”的观念。这种从“天然中取得自在”的思维也与政治自在紧密结合,组织的一些成员也提出,可以运用先进的科技不意味着人与天然可以彻底别离,人依旧不能脱节天然的操控,建立起自在的政治体制是处理“季风可以对印度发生决定性影响”这一问题的终究出路。1930年由甘地领导的闻名政治运动“食盐进军”正是这种观念的表现,盐是天然的产品,最困苦的人群最需求盐,假如没有天然赐予的盐就无法生计,他们最遭到天然的操控,一起他们是被英殖民者克扣最严峻的人群,表现了在这一时代不受天然操控和完成自在两种观念的联络。

关于怎么看待天然的问题,1940-60时代印度陷入了两种不同观念的争辩中。以现代印度的首要思维家和经济学家阿连卡玛尔·穆克吉(Radhakamal Mukerjee)为代表,一种观念以为印度需求的是坚持天然生态平衡,包含保育生态系统、修养水资源等。他们批评印度逐步融入全球化浪潮,以为全球商场会销毁印度,印度应该根据本乡(local)的陈旧才智来处理天然带来的问题。闻名的地理物理学家、生态学家梅格纳德·萨哈(Meghnad Saha)则以为充沛的运用先进科技才是印度处理天然问题的出路,人类活动形成的本乡地表改动关于整个气候的影响微乎其微,不会导致呈现更糟糕的天然问题。人能做的工作是改动地表的情况例如建筑塘坝,以此来反抗天然带来的危险,例如季风性干旱。他很崇尚美国的田纳西水利工程和苏维埃的国家体制,深信国家性严峻工程可以支撑印度经济至少上百年不受气候操控。

从前史事实上看,后者的观念取得了成功,印度政府开端大举建筑水利工程。1947年印巴分治,南亚两个最大的河流冲击三角洲被国界切割,一夜之间印度内河变成国际河流,两国因争夺水资源常常引发争端。随后印度建筑了很多水利工程来运用水资源,尼赫鲁在与巴基斯坦接壤的旁遮普邦宣布讲演,国家也制造很多宣扬片,宣扬大坝是印度现代化的要害,必定可以处理印度的水资源问题。1960年经过国际银行调解,印巴签署《印度河河水公约》协议分配水资源,现在两国基本上还在恪守这一协议。

有必要留意一下的是,这一时期的大型水利工程建筑是一个全球性互动的问题。越南、柬埔寨、老挝等国也在与印度协作建造水利工程。辅导印度塘坝的工程师曾辅导过美国田纳西水利工程;印度的团队观赏了我国的水利工程,以为应该学习我国经过水利工程来完成粮食自给自足,完成国家经济开展和政治独立,然后脱节美苏的胁迫。但事实上我国的首要问题是管理洪水,完成灌溉,而印度是操控季风,我国的天然问题显着更简单操控。

大型水利工程的建筑并没有一了百了地处理印度的气候问题。印度的塘坝还在建造过程中,无法完成供水灌溉。为了保证农业生产,印度也开端很多抽取地下水,其时的印度成为最大的地下水运用国。从1950-1955年印度可灌溉区域面积数据来看,这一方法非常有用,可灌溉区域稳步增长,瘠薄的干旱区域成了粮仓。然而这显着是在过度运用地下水,迟早会呈现一些显着的反常问题。公然,1965年印度呈现了建国以来最严峻的大规模干旱,只能彻底依托美国粮食进口,损害了国家安全独立。1970时代印度渐渐的开端呈现了大气污染问题。逐步开端有人重视和评论可持续性问题。印度总理英迪拉·甘地在1972年第一次参与联合国环境会议(UN conference on the environment)的说话表现了观念的改变,她指出环境问题其实根本便是贫穷问题,全球经济两极化严峻,发达国家现已毁坏了环境,耗费了资源,处理贫穷才干处理环境问题。许多开展我国家都看不清前路,不知道怎么样才干完成开展,现有的资源能不能支撑国家走出贫穷。这是这种结论第一次被提出。

英迪拉·甘地

随后印度开端掀起林林总总的环保运动,例如经过拥抱大树来阻挠森林采伐(“Tree hugging movement”)。在城市中,环保运动首要是由科学家,生态学家领导的,有学者提出印度需求重新开端审视本乡的、传统的水土坚持技能,类似于阿连卡玛尔·穆克吉的前期本乡化环保观念,批评建造塘坝关于天然的不良影响,《正在死去的才智》(Dying Wisdom)一书集中表现了这一观念。1980时代,人们留意到季风经过长时段的人类活动渐渐的开端改动了,变得更的难以捉摸,带来更多灾祸。科学家寻求新的方法让季风康复,例如经过栽培新的森林,但成效微乎其微。由于这渐渐的变成了一个全球性问题,不止遭到印度当地的影响,还遭到全球气候改动的影响。这便是前史的吊诡之处,人们妄图操控季风,却使得季风渐渐的变难以揣摩、难以操控。

最终,阿姆瑞斯教授以《后天然》(After nature)提出的问题完毕此次讲座。本次叙述的印度前史表现了,“水”不是只依托科学技能就能操控的,天然自身不是只依托科学技能就能操控的,而人的确改动了天然,人类不断地犯相同的过错测验去操控天然,使得天然被改动成越来越难以被操控的姿态。《后天然》(After nature)提出天然再也不能脱离人类存在,人类今后只能日子在他们刻画的国际中,那么现存的物质国际是否是被观念刻画的?这样的国际具有一种什么样的政治?人是否可以在这种政治中完成自在?这都是值得考虑的问题。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