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订阅2020年《科学画报》
新知版邮发代号4-202,学校版邮发代号4-922
文/赵离元
黄胸鹀
黄胸鹀是一种小型鸟类,和麻雀巨细差不多,其胸腹部为鲜黄色,故得名黄胸鹀。
黄胸鹀是留鸟,散布于芬兰、俄罗斯、我国、蒙古、日本等地。每年8月,它们从西伯利亚起飞,一路南下迁徙到我国的南边乃至东南亚区域越冬。2004年之前,稀有据标明,仅欧洲就存在6万~30万只黄胸鹀。到了2015年,欧洲成年黄胸鹀的数量急剧削减到120~600只。除了栖息地遭到损坏等要素之外,黄胸鹀数量大幅削减的底子原因是人类为了食用黄胸鹀而进行的过度捕猎。
我国有民间传言,食用黄胸鹀可以补养强身。因而,从清朝开端,广东等地就有食用黄胸鹀的记载。从20世纪90年代开端,掀起了食用黄胸鹀的热潮。由于黄胸鹀一向未能成功完成人工繁衍,只能经过户外捕猎取得,因而伴之而来的是野生黄胸鹀数量的大幅削减。虽然1997年我国政府制止了黄胸鹀的生意,但暗里偷猎和买卖却屡禁不止。
其实黄胸鹀的补养功用底子没有科学依据,它的营养价值与鹌鹑、鸽子差不多。并且,作为留鸟,黄胸鹀体内带着寄生虫和不明病毒的概率也十分高,从食物安全的视点来看,食用黄胸鹀其实并不可取。
13年来,黄胸鹀的评级逐渐晋级,2004年由“无危”升为“近危”,2008年为“易危”,2013年为“濒危”,2017年为“极危”。假如不采纳方法,它很快将在地球上消失。
穿山甲
与黄胸鹀鹀同病相怜的还有穿山甲。穿山甲首要散布于我国和东南亚区域,它们体形细长,全身覆盖着扁平片状角质鳞片,像是穿戴一身铠甲。穿山甲的食量很大,其首要食物为白蚁,一只穿山甲每年可以吃700万只白蚁,对维护森林的生态有很重要的效果。
穿山甲遇敌时会蜷成一团,将头部严实地裹在里边,即使是狮子等大型捕食者也对它们束手无策。但这种防护捕食者的有用手法,却底子无法抵挡对它们“垂涎欲滴”的人类。
穿山甲在我国一向被以为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它的鳞甲、皮肉、鲜血等均可入药,鳞甲具有促进血液循环、消肿散脓、疏风通络等成效,穿山甲肉则被宣传为可贵的“大补”之物。实际上,穿山甲的鳞片由角蛋白构成,与人类的指甲成分差不多,穿山甲的肉则带着许多寄生虫和病菌,食用不妥很简单致病。
我国土生土长的中华穿山甲,被国际天然维护联盟定为极度濒危,成为比大熊猫更濒危的哺乳类动物。为了满意我国市场的需求,每年东南亚区域会向我国大规模私运穿山甲,也造成了它们在东南亚许多区域处于根本灭绝的状况。
北美旅鸽
物种灭绝的凄惨故事不仅仅发生在我国,国外也不罕见。北美旅鸽是一种身体细长的鸽类。它们归于典型的群居鸟类,每个种群可达1亿只以上。在每年的迁徙时节,它们会三五成群地去越冬,结群飞行时最大的鸟群覆盖面积宽达1.6千米,长达500千米,在穿过某区域时有时会遮住太阳长达几个小时。针对它们来回奔走的特性,人们给它们起名为北美旅鸽。
美洲大陆上从前日子着多达50亿只北美旅鸽。17世纪,欧洲开拓者发现美洲大陆之后,肉味鲜美的北美旅鸽开端成为他们的盘中餐,北美旅鸽的集群习性让它们成为猎杀的绝佳方针。从18世纪开端,跟着美洲人口的开展,对肉食的需求日益旺盛,北美旅鸽遭到了大规模商业捕杀。许多人涌入西部捕猎北美旅鸽,那时,它们简直便是美国一般民众的仅有肉食来历。
19世纪70年代,现已很难发现大片的北美旅鸽群,到了90年代中期,北美旅鸽现已十分少见了。1900年,在美国的俄亥俄州,一位猎人用气枪打下了一只野生旅鸽,这是迄今为止最终一例野生旅鸽的记载。1914年,跟着人工繁衍的最终一只北美旅鸽“玛莎”的逝世,宣告了这个曾具有50亿只个别的物种完全灭绝。
加拉帕戈斯象龟
加拉帕戈斯象龟是国际上体形最大的陆龟,仅散布于太平洋加拉帕戈斯群岛(现名为科隆群岛)的9个小岛上。
1835年,当达尔文第一次踏上加拉帕戈斯群岛时,整个群岛上还稀有十万只象龟。但在随后的几百年里,由于帆海业和捕鲸业的开展,加拉帕戈斯群岛成为许多船舶的中转地。由于加拉帕戈斯象龟体形巨大、肉质鲜美,它们身上厚厚的脂肪可以提炼油脂,再加上它们举动缓慢,十分好捕捉,处理了水手的食物补给问题。因而,水手许多捕猎象龟,使加拉帕戈斯象龟的数量溃散式下跌到了数千只。
1971年,一名美国动物学家在平塔岛上发现了最终一只加拉帕戈象龟亚种平塔岛龟,这只象龟被命名为“孤单的乔治”。为了抢救这个物种,人们想了许多方法,如让它与其他象龟交配、人工授精等,但都没有可以成功地繁衍出子孙。2012年,“孤单的乔治”死于加拉帕戈斯公园,宣告了加拉帕戈象龟亚种平塔岛龟物种的灭绝。
相似这样的故事还有许多,灭绝动物的名单也在继续不断的添加,乃至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衣食住行”“民以食为天”,这些成语说明晰食物是人类日子的根本需求之一。可是,关于一些甘旨的动物乃至珍稀动物的追捧,乃至疯狂的寻求,远远超过了根本需求的领域。
其实,从这些动物作为食材的性质而言,禾花雀和穿山甲往往名大于实,它们的甘旨程度未必就能超出其他常见的动物。可是由于它们本身数量稀疏,难以捕获,反而成为那些自诩为“美食家”的人追逐的方针,成为他们相互夸耀的本钱。然后造成了物种越是濒危,遭到捕猎的程度越严峻的恶性怪圈。这种变形的饮食消费文明反映了一些人在物质日子日益丰厚之后,不再为根本的日子需求而忧虑,无节制地扩大了本身的贪欲,而罔顾对环境的损坏,对物种多样性的无视。
其实,物种灭绝是一个天然进程,一般来说,正常的物种灭绝速度应该是每年灭绝10~25种。并且,物种灭绝的影响要素也有许多,如栖息地被损坏等。但人类对这些物种任意的捕杀,使物种种群的数量敏捷降低到难以保持种群连续的程度,是物种灭绝的重要的要素。
在人类活动的激烈搅扰下,近百年来物种灭绝的速度比天然速度快了100~1000倍。从这一点来说,迫切需要拟定相应的法令和法规,以维系物种多样性,维护咱们软弱的生态环境。在面临那些不幸的“甘旨”动物时,期望咱们每一个人都能“口下留情”。
本文选自《科学画报》
微信宣布时有改动
转载请保存作者,注明转载自科学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