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同龢(1830-1904),字叔平,号松禅,别署均斋、瓶笙、松禅、瓶庐居士、并眉居士等,别号天放闲人,晚号瓶庵居士。我国近代史上颇有影响的政治家。清咸丰六年(1856)进士,授翰林院修撰,先后为同治、光绪两代帝师,历官刑、工、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军机大臣,总理各国业务大臣等。中法战争中,建议抗战,并支撑刘永福黑旗军捍卫国土。中日甲午战争时,又力主抵御外侮,对立李鸿章求和。后推荐康有为,支撑变法维新,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被慈禧太后削职回籍;十月又被命令除名,永不叙用,交地方官严加管制。归里后,隐居虞山西麓鹁鸽峰墓庐。窘迫七载后病故。卒后追谥文恭。学通汉宋,文宗桐城,诗近江西。间作画,尤以书法名世。著有《翁文恭公日记》、《瓶庐诗稿》。
翁同龢《行书遗屣轩立轴》
他自幼受家庭熏陶。喜书法,由研习钱南园、董其昌的书法上溯至米芾、颜真卿,所作书法淳朴宽博。晚年沉溺汉隶,《清史稿.翁同龢传》称誉翁同龢书法“独树一帜,尤为世所宗”。清徐珂《清稗类钞》谓:“叔平相国书法形形色色,为乾嘉今后一人……晚年造就实远出覃溪(翁方纲)、南园(钱沣)之上。论国朝书家,刘石庵(刘墉)外,当无其匹,非过论也。光绪戊戌今后,静居禅悦,无意求工,而洒脱更甚。”清杨守敬《学书迩言》对这位雄视晚清书坛的巨头赞许:“松禅学颜平原(颜真卿),老苍之至,无一雅笔。同治、光绪间推为榜首,洵不诬也。”马宗霍的《岳楼笔谈》称:“松禅早岁由思白以窥襄阳;中年由南园以窥鲁公;归田今后,纵意所适,不受羁缚,然气味淳朴,堂宇宽博,要以得鲁公者为多。偶作八分,虽未入古,亦能远俗。”
翁同龢《楷书守独辞高八言联》
翁同龢早年从习欧、楮、柳、赵,书法崇尚瘦劲;中年转学颜体,取其淳厚,又兼学苏轼、米芾,书出新意;晚年得力于北碑,平平中见精力。他博采众长,对唐代颜真卿和北魏碑版悉心揣摩,参以己意,并吸收刘墉、钱沣、何绍基等人之长,将赵子昂、董其昌的柔软流通溶入其间。他深得颜真卿书法之精华,写出具有自己特性的书法艺术作品,然后形成了翁字的共同书风,成为晚清颇具影响的书法家。
翁同龢《行书节录枯树赋轴》
翁同龢《录苏轼论画语轴》
翁同龢《行书垂竿翥鹤五言联》
翁同龢《行书玉轴雕鞍六言联》
翁同龢《行书扫地模山八言联》
翁同龢《行书扇面》
《翁松禅相国大字法帖》墨拓 民国旧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