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龙肉,地上驴肉”,你若是行至惠民,可千万要记住尝尝这人世甘旨。
"Dragon meat in the heaven, donkey meat on earth." If you travel to Huimin county, please do remember to have a taste of this earthly delicacy.
灯火如豆,虽然那盏寒酸煤油灯顶着的火苗一跳一跳地显得颇有生命力的姿态,但仍然不能将整间屋子照得明亮。亮光会集在砖石垒成的灶台邻近,由于终年的运用,灶台里边现已被熏得黢黑。
灶台上蹾着一口大铁锅,锅里咕嘟咕嘟地熬煮着,时而散发着苦涩药香,时而又散发出一阵诱人的驴肉香气。这香味不似寻常炖肉,竟不带半点油腻。
灶旁,一位老师傅翻看锅中的肉,细细闻着、查着,生怕哪一个环节出了疏忽。灶下,不大的娃儿一边拉着风箱,一边奶声奶气地问:“爷爷,咱家这驴肉咋要熬这么久啊?”
老师傅笑眯眯地看着自己的小孙儿,答:“这驴肉啊,越煮越香,你闻闻香不?”“香!”娃儿巴巴地望着锅里的肉块儿,心想出了锅自己定要先吃上一块。老师傅笑呵呵地看着孙儿的馋样儿,搬张小木板凳坐在灶台旁,持续看着那一锅正在熬煮的驴肉。
小孩子究竟耐性差,熬不住就睡过去了。等醒来时,天现已大亮,昨夜心心念念的驴肉已被码放到簸箩里预备去卖掉,惋惜自己还未来得及尝上一口。本想着发上一顿脾气闹上一闹,可想到卖了驴肉的钱能换些糖吃也是不错,便又欢欣鼓舞地跟着家人卖驴肉去了。
穿街走巷,寻着香味来买驴肉的人真不少,只半响,一簸箩的驴肉便见了底。老师傅捏起簸箩里剩的碎肉块抿到小孩子嘴里。进口的驴肉肉质绵软,醇香悠长,娃儿吧唧吧唧嘴,嚷着还要再吃。老师傅笑骂道:“你这小子却是会吃。将来你不只得会吃,还得会做才行!”
戏言成真。这熬驴肉的手工,代代相传,传到现在现已一百余年,这驴肉也有了自己的姓名“魏集驴肉”,还成了惠民县历史悠久、经久不衰的特产名吃。
炖煮魏集驴肉需得百年老汤,再配上十八味秘方中草药。药方剂量适度,配搭考究,有的添香味,有的去腥膻。急火攻煮三小时,视肉肥瘦采纳“除油”或“添油”的办法:肉肥则从汤中除油,肉瘦则增加老汤或油料,始终将肉与油的份额控制在必定范围内。这时,汤中仅剩一层薄油罩住热气不使其蒸发,再将肉压入汤内,改用文火焖煮四五个小时。
这样炖煮的驴肉,出锅必是香气扑鼻,甘旨反常。相传,清同治十二年 (1873年 ),魏氏驴肉曾作为贡品被送至京城皇宫,同治皇帝食之龙颜大悦,将其钦点为御用膳食。
来历:山东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