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华夏生活网行业资讯正文

郑板桥行书满江红

2020-01-16 01:38:45  阅读:9387+ 作者:责任编辑NO。郑子龙0371

书画 | 保藏 | 人文 | 心赏 | 茶道 | 香道 | 摄生

他的字用笔办法多样

线条相似他所画的竹子

己亥年

腊月廿一

修改: 云上文明

翻开音乐

倾听云上的声响

款识:

猛然逢君,且携手,垆边细语说蜀栈。十年烽烟,万山鼙鼓。枫叶满林愁客思,黄花遍地迷归路。歎异乡,好景最无多。难长聚,同是客,君尤苦,两人恨,凭谁诉。看囊中罄矣,酒钱何处,吾辈无端寒至此,富儿何物肥多么。脱敝裘,授予酒家娘,摇头去。陆种园夫子满江红一阙,汉孙六兄正字,板桥郑燮偶尔书以奉之。

钤印:

飞黎阁,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六分半书

鉴藏印:

白云堂,则生,郭彝民收藏

此幅是他晚年的著作,书写的是他的教师陆震(号种园)所作的《满江红 赠王正子》词一阙。全幅以行、草为主,兼参以篆、隶、楷的用笔、结体、行笔或拙实,或秀润,或凝厚,或潇洒,豪放阔达,可谓佳作。

郑板桥十六岁始随家园陆震(字种园)学填词。陆震是康熙年间秀才,才华横溢而性格狂放,澹于功利,贫而好饮,精于古文辞,善于行草。郑板桥跟从陆震多年,师生爱情甚笃,在人品、特性、学问等方面受其影响颇深。

他的书法,楷书学《瘗鹤铭》、黄山沟、二王,写得新鲜亮丽;后来参以隶书的波磔、篆书的结构、行草的用笔,发明了一种称“六分半书”的新书体,以楷、隶为主,把楷、草、隶、篆四体融为一体,而且用作画的办法去写,这是他在书法艺术上斗胆首创。他的字用笔办法多样,线条相似他所画的竹子;在结体上进行夸大,使长窄的字更加长窄,宽的更宽,斜的更斜;规矩佈局上,巨细参差,上下左右相互呼应,疏密相间,所谓“乱石铺街”,赋有节奏韵律感。郑板桥的书法出现在推重帖学的清代书坛,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此幅行书轴是其行草代表作。全体著作“结体精严,笔力凝重,而运用出之天然,点画不取矫饰”,处处像是信手拈来的,而笔力流通中处处有法墉的“疲乏矣蹇”和翁方纲的“浑头浑脑”。启功在《论书绝句》中写道:“率直胸襟品最高,神寒骨重墨萧寥。朱文印小人千古,二百年前旧板桥。”二百多年前的“板桥体”,至今仍能引起书家们见仁见智的热情和争辩,仅此一点,足见郑板桥书法的价值。

著作笔法取黄庭坚之长笔划入八分,夸大其摆宕,“摇波驻节”,单字略扁,左低右高,姿致如画。又以画兰竹之笔入书,求书法的画意。清入蒋士铨说他“写字如作兰,波磔奇古形翩翩”,生动地道出了“板桥体”的特质。书中真隶行书相参、佈局上字形巨细不一,书体有姿势,有笔力,金石味浓,扑茂劲拔、奇秀雅逸、方方圆圆、正正斜斜、疏疏密密,摆放交叉得非常灵活和特别。这种创格和变体,一改其时书法界“滑熟”、“媚世”的习尚,对其时书法艺术的开展起到了极大的推进效果。

修改排版 | 云上文明

说不完的画里画外

品不尽的文气墨韵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