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甜蜜蜜步步糕
——春节那些摆上桌面的徽州糕点
徽州美食文化历史悠久长远,作为徽州美食的一部分,传统糕点经过徽州劳动人民的长期实践和创造,不仅品种慢慢的变多,基本形态也愈发丰富多彩,别致有趣。许多糕点不仅能让人一饱口福,更有着许多好寓意、好彩头。
芝麻糖 切出浓浓年味来
1月13日下午,车至歙县王村镇卫生院,斜对面有“王杏大道”箭头标志,进去是一条小巷,一股浓浓的芝麻香远远飘来。
58岁的吕利荣正在灶间忙碌,他用铲子不时搅拌锅里的麦芽糖,其妻往灶膛里添火,几位乡亲在旁等候加工。“我们从去年12月15日开始,忙到小年,每天平均加工15锅左右。”吕利荣和记者说,材料需麦芽糖、白糖、菜籽油、爆好的米花等,麦芽糖熬10分钟,能拉丝才行,老了一拉就断,嫩了不能拉,熬制有一定讲究。
说着话,他吩咐妻子将一簸箕掺了黑芝麻的爆米花倒进锅,随后使劲搅拌。几分钟后,黑芝麻、爆米花与麦芽糖的混合物被迅速起锅,放置在堂前的木模里。吕利荣在上面盖一层东西,然后用力压平。随即,一块方型的芝麻糖块出现在我们面前。他和妻子操刀,熟练切片。“半公分宽,厚了咬不动。”他边切边说。
这时,芝麻糖的“主人”——来加工的这位村民已经迫不及待地吃上几片,然后再往铁皮桶里装,脸上满是满足的笑。汪永县也在等着加工,他今年33岁,平时在浙江杭州工地上务工,1月12日才回到家乡。“每年过年一定要做一两锅芝麻糖。”汪永县笑说,吃了芝麻糖才有年味呢!记者发现,有村民还带来了花生米。村民项老伯和记者说,大家口味不同,芝麻糖里能加桂花、花生米、橘子皮等。
在浓郁的芝麻香中,村民们拉着家常,交谈着一年的生活,憧憬着来年的打算,整个作坊散发出浓浓的年味……
寸金糖 开门见金又见银
“现在买寸金糖回家吃的人已经不多了,说实话我们也想不做了,但是不做又不行,有些老人家过年就认这个东西。”1月14日上午,黄山市筱苏州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徽州民间有“寸把长,银光闪,金条状,芝麻香”的说法,说的就是寸金糖。作为徽州传统糕点之一,寸金糖的主要原料包括熟面粉、芝麻粉、糖桂花、金桔饼、白砂糖、饴糖、白芝麻等。由于制作技艺独特,地域特色鲜明,又被尊为“徽州名点”,是徽州人春节期间走亲访友的首选送礼佳品。在物资匮乏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孩子们多半在过年的时候才能吃到如此美食,咬一口嘎嘣脆,嚼一嚼满口甜香,仿佛这就是满满的年味。
在徽州民间传统文化中,寸金糖被赋予许多吉祥、美好的寓意,也蕴含着发人警醒、催人奋斗的深意。“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一流传千古的古诗句,大抵是寸金糖得名的由来。在徽州人新年待客的果盘中,寸金糖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普通人家一般在大年三十晚就早早地装盘,等到大年初一讨一个“开门见金见银”的好彩头。
“有一年都三十晚了,还有人来买寸金糖,说被家里的老人逼着出门的,老人说果盘里没这东西不像在过年。”该负责人说,寸金糖一年销售不过两千斤左右,但是工人们制作起来不敢有一丝懈怠。炒芯,熬糖,揉糖,拉糖,做筒,包芯,拉条,打气,上芝麻,一招一式皆力求精到,用一颗匠心坚守年的味道。
松糕 传统小吃意难舍
春节讲究的是喜庆气氛,而制售祁门松糕,就是充满年味的一桩事儿。祁门县凌晨食品厂的“二掌柜”圣涯军介绍,尽管松糕不像祁门苞芦松、字豆糖那样出名,但是在物资匮乏的年月里,松糕曾经是许多祁门人甜蜜而温暖的惦记,即使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但是逢年过节吃松糕的习俗一直沿袭至今。
圣涯军说,松糕由于是手工制作,所以制作的数量有限,高峰期一天能卖出四五十公斤。说起其制作过程,圣涯军驾轻就熟,“首先就是把大米或玉米等浸泡起来,沥干水分后碾成粉,过筛后待用。然后将米粉中拌入少量甜品,入饭甑蒸熟,米粉团出锅晾凉,先切大块,再改刀切成条状,切好的细糕条整齐码放在烤盘上,入烘箱文火烤制数小时出炉。”圣涯军和记者说,以前的糕条形状往往烤到两头微微翘起出炉,而今他们把这道工序予以改进成直条形的,看上去更加整齐美观。如今松糕的品种也慢慢变得多,有芝麻糕、肉糕、无糖糕等多种口味,也更加香脆可口,吃后口留余香,是待客和馈赠佳品。
羊角酥 来年圆满又甜蜜
徽州人过年,摆茶盘招待客人是一种仪式,喜用徽州传统糕点,羊角酥便是其一。1月14日,黄山市康发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叶萍和记者说,进入腊月,羊角酥的销量看好。目前,市场有所回落,但还有需求。
“这就是羊角酥,明天上午还要生产一批。”叶萍从样品区拿出一小袋羊角酥。包装袋里,羊角酥鼓起琥珀色的酥皮,外面裹着白白的糖霜,一提一放间,发出沙沙的摩擦声,让人自然而然想到“酥脆香甜”。
郭永昌是制作羊角酥的老师傅。他是原屯溪康乐食品厂的退休职工,从事徽州传统糕点生产40多年。他说,1975年刚进厂上班时,产品系列里便有羊角酥,能够说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食品。
在面粉里加入适量的糖、盐和水,然后拌粉、揉面,静置数小时,开始打皮、切面皮、油炸、拌糖……郭永昌说,制作羊角酥看似简单,其实很讲究。加多少水,面揉的软硬程度,打皮是否均匀,全都环环相扣,直接影响成片的品质。
郭永昌和记者说,制作羊角酥遵循古法,讲求手工生产,面皮要擀得薄如饺子皮,需要两人合力而为;1米多长的擀面杖,要保证用力均匀。一般来说,两人一天最多擀4张皮,大约20斤面。
为保证口感,郭永昌在制作过程中加入炒香的米粉。“打皮时刷一遍水,加入炒米粉,铺均匀,刷掉较粗的颗粒,然后接着打皮。”这样做出来的羊角酥,煎炸时容易胀鼓,接纳更多的糖霜,寓意新的一年更加圆满甜蜜。
糖糕 精巧美观寓意
“糖糕这种点心,一般人都会做,但要做出地道味,也得真功夫。”1月16日,指着自己做成的糖糕,黄山区三口镇白果树村54岁村民苏金花一脸得意。春节临近,白果树村家家户户都在忙着准备各种年货,苏金花最满意的年货,就是自己做的糖糕。
糖糕是以糯米粉、籼米粉、红糖、白糖为原料,先将糯米粉中加入温水搅拌成团,然后加入籼米粉、红糖、白糖,反复揉捏15至20分钟左右,便可以做成糕团。糕团做成后,还要配上木雕师傅精湛的雕刻模具,一个个牡丹、仙桃、福喜等图案、文字十分雅致,取出拌好的糕团,压入已放好油的模具内,压实、压平,带有造型的生糖糕就做成了。春节期间,老百姓将碾压成型的生糖糕,倒出来放在粽叶上,放入蒸笼里蒸20分钟左右即可出笼,然后就可以直接上桌招待客人了,小孩子尤其喜欢吃。
记者了解到,在三口镇许多农村,糖糕这种点心非常流行,一般春节前做得比较多,用村民的话说:“过年嘛,糖糕香喷喷,热腾腾的,一大家子热热闹闹地围在一起,感觉很开心,很甜蜜。”
三口当地老人介绍,制作糖糕,不仅是农村人民“勤”的标志,还是“巧”的象征,春节吃糖糕寓意吉祥如意,生活甜蜜,因此老百姓都喜欢。“其实很多地方都有做糖糕的习俗,然而我们三口的糖糕却有着独特之处,不仅味道甜美,更因为徽州历史遗留下的精湛徽派雕刻技艺,让糖糕的形状看起来更加精巧美观,也赋予了更深的文化内涵。”苏金花说。
字豆糖 喜旺财寿任你挑
“这是祁门字豆糖,上面有字,我就是在找这种糕点,看着都喜庆。”1月18日晚间,在屯溪区步行街的一家超市里,市民吴女士说过年了,她要买些上面写有“福、财、旺”字等喜庆祝福类的字豆糖回去当作伴手礼,礼轻情意重,让大家尝尝传统年味。
而说起字豆糖这种传统特色糕点,原先它只是在我市祁门县一带流传,而随着其制作流程与工艺不断改进,目前其远销吉林、海南、新疆等地。“近年来我们对制作流程与工艺作了大的改进,如今的字豆糖不仅口感好,而且甜而不腻,齿颊留香,受到消费者的一致好评和青睐,所以经常加班加点生产,以应对年底的销售旺季。”祁门县徽祥里食品厂负责人汪镇华说,字豆糖之所以名气大,还在于它的工序独特,切开的每块糖都蕴藏着诸如喜、旺、财、寿等吉祥如意的汉字,尤其是逢年过节,这种嵌字豆糖就成了当地百姓馈赠亲友和款待客人的首选。
祁门县凌晨食品厂“二掌柜”圣涯军说,嵌字豆糖从手工擀成很薄的面皮开始,再抻拉成规则的长条形状制字,层层相叠,黄黑搭配,再切割,再组合、再排列,并将码好的字进行包边,拉按压成边长约1厘米的方形,然后分成数个小段趁着温度刚刚好,抓紧切片。尽管工艺非常紧凑、复杂,但是过年了,能让人们吃出一份年味儿,他们苦点累点也心甘。
来源:黄山日报、网络综合
黄山新闻综合广播——全市权威的广播新闻平台
如何关注
点击微信右上角的“+”,会出现“添加朋友”,进入“查找公众号”,输入以下公众号的名字:黄山新闻综合广播,找到即可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