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华夏生活网行业资讯正文

河北发掘出汉墓墓中出土一跽坐式玉人专家它不是汉朝的东西

2020-04-07 23:16:31  阅读:7344+ 作者:责任编辑NO。姜敏0568

上个世纪五十时代以来,在河北定州发掘出一批汉朝中山王的墓葬;其间第一代中山王刘胜,以及王后窦绾的墓葬,共出土文物一万余件;特别是很多的玉器让考古工作者感到震慑;在墓主人身旁,有一件精巧细巧、跽坐式的玉人摆件引起了专家的留意;通过研讨剖析,专家得出结论:它并非汉朝时期的物件;这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咱们来看看!

河北定州在汉朝时期是其封国中山国的封地;这儿掩埋了前后总共十七代中山王;1968年,考古队在这儿发掘出第一代汉中山王刘胜和他的王后的墓葬;两墓很多制造精巧的玉器,有玉衣、玉九窍塞、玉璧、玉璜、玉环、玉佩等等;其间出土的两件"金缕玉衣"为人间稀有;它是用金丝将一片一片的玉连缀而成的殓服;只要皇帝和诸侯王才配穿;玉衣做工精密杂乱,据测算,一名娴熟的玉工制造一件玉衣得花上至少十年。

专家在整理这批玉器的时分发现,在墓主人身旁有一特别精巧、细巧玲珑的玉人摆件:通高5.4厘米,脸呈瓜子形,以斜平行线饰眉毛,眼睛呈橄榄形,目珠略突,宽鼻小口,短须规整;顶戴小冠,冠两边有双带扎于颌下;身穿交领右衽长衣,紧束腰广大袖,腰带饰斜方格纹;玉人前方有一几案;他扶几而坐,双手搭于身前的长条形几案上;底部有铭文:"维古玉人,王公延。十九年。"

因为玉人出土于汉中山王刘胜之墓,其时考古人员以为其制造时代为西汉中期;但是后来专家在研讨剖析时发现,玉人的制造并不是汉代的工艺。

古人用玉的时代能够追溯到原始社会;玉雕工艺在汉代已达到十分高的水平;而这件玉人与同墓出土的玉器比较,不管在全体规划,仍是雕造工艺以及细节处理上均有必定的距离。

这奇怪该作何解?专家企图从玉人底部铭文中找到一些头绪:"维"用于句首无实义,"王公"汉代今后泛指达官高贵,在汉代曾经指皇帝及诸侯;据《周礼》记载:"坐而论道,谓之王公",郑玄注"皇帝,诸侯" ;意思是安坐而谋虑治国之道的皇帝、诸侯,称之为王公;"延"为延年益寿、永享福祉之祈语;刻铭用"年"字最早始于周代,西汉前期的编年方法有汉廷编年和诸侯国编年;其间诸侯国编年只在其内部运用;并成为诸侯国独立位置的重要标志;比方刻铭铜器中有"卅二年""卅四年""卅六年""卅七年""卅九年"等,均指刘胜在位时期的中山国编年;所以专家以为"十九年"应该指的是刘胜在位的年数。

最重要的信息是"古玉人"三字;阐明此玉人在刻铭文之时已为老物件,也就是说,其制造时代早于刻铭时刻,否则怎么会刻一"古"字?此器是刘胜十九年刻上的铭文,整句话意思大致是,"刘胜王十九年得一古玉人,保佑我王延年益寿、永享福祉";如此说来,依照专家的估测,假如玉人不是汉代之物,能否推算出它是哪个时代的呢?

1972年,河南省洛阳市铜加工厂出土了一件战国圆雕玉人,同为跽坐式,两膝着地,双脚交于臀下,上身直立,"目视前方;玉人为青玉质,高7.5厘米;玉人头戴假面具,短发结辫,顶有圆髻,脸部两边有冠带;唇上划须;全身刻饰大方格纹、三角纹和条带纹;仔细观察,这件玉人与刘胜墓中出土的玉人,尽管玉质不同,却在人物身形、冠带方面有相似之处,特别面部神态千篇一律。

还有河南许岗韩王陵出土的一件战国玉人,与刘胜墓出土的比较,不管在玉质仍是造型上均有异曲同工之妙:两者皆为白玉,并且均着"右衽长衣";(战国时期盛行深衣,即上下连在一起的长衣,领口较低,以便显露里衣,一般为右衽);两件玉人宽袍大袖,且为战国时期典型的三重衣;所以,玉人的制造时代极有很大的可能是战国时期。

归纳以上剖析,专家揣度,中山王刘胜喜好保藏,汉武帝建元五年(公元前136年),刘胜在位的第十九年,有一天他得到这件心爱的战国玉人;并命玉工刻铭以示一切,日日把玩,最终带进了坟墓。

【参考资料:《汉书》《史记》《保藏界》】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