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刷微博的时分,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论题。
大V@战役史研究WHS吃桑葚的时分,忽然想到关于这个姓名还有过争议。它本名是“葚”,但有一些人觉得既然是草木,就该用木子旁的“椹”……
可是翻翻字典就知道,“葚”字有桑果的意思,而“椹”字的释义底子跟木本植物等毫无关系。
要是真的遵照了这部分人想当然的观念,那就是犯错了……
这种改字的比方并不是孤例,比方这个博主还列举了一例,贵州海龙囤在申报要点文物保护单位时,也被人想当然地改了一笔,变成了海龙屯。
我去搜了一下,确实,现在都是以“海龙屯”为准了,“海龙囤”只能算个别号。
纪录片的片名也叫《海龙屯》:
当这种想当然的瞎改成真的时分,就会呈现这种让人哭笑不得的状况……
还有网友也提到了一些其他的比方:
其实看到这个微博,我第一个想起来的是前几年曾闹得沸反盈天的“改拼音”一事。
19年的时分,曾有音讯称,一些字本来的过错读音“转正”了,比方“乡音无改鬓毛衰(shuāi)。”“远上寒山石径斜(xié)”“一骑(qí)红尘妃子笑”……
其时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以为这是对文明自身的不尊重:
不过之后被驳斥谣言了,教育部回应称这些还未经过审议,现在还是以原读音为准。
但这么一想,是不是跟上面那个改字有点像?
我们知道相似的比方吗?
你们对此怎么看?
版权声明
本文系用户独家授权发布传闻社区的稿件,转载请联络观察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