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艺高人胆大,早在第五回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就早早地向咱们提醒了整部书的一个总的基调,以及每个人的终究结局。而黛钗合一的那条判词以及《终身误》曲子便是宝黛钗三人最终的真实写照,“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孤寂林。”
在黛玉脱离之后,宝玉与宝钗成亲,可是并没有像晏殊《浣溪沙》词中所说的“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二人尽管也相敬如宾,到底是意难平,宝玉堕入到对黛玉的巨大的怀念傍边,而宝钗却备受萧瑟。
前八十回,还未写到黛玉之死,由于后几十回的散佚,咱们对黛玉身后宝玉的景象不得而知。当日,在听到黛玉的葬花吟后宝玉就不能自我克制恸倒在山坡之上,而一旦真实痛失挚爱后的宝玉,又将会是怎样的一种景象呢?
续书给出了一种想象,数次欲梦皆梦不到,就如白居易《长恨歌》里所说的“悠悠存亡别经年,灵魂不曾入梦来。”最终终得癞头和尚携灵魂再入太虚幻境,总算得见绛珠仙容,了却了这一段情缘。
这一段描绘也颇有白居易《长恨歌》里唐明皇寻觅杨贵妃时的情境,“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楼阁小巧五云起,其间绰丽多仙子。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宝玉一句“妹妹在这儿,叫我好想!”常常读到这儿,都难免令人动容。必须得说,续书也自有其感动人心之处。但其实,前八十回中有多处伏笔,现已暗示了宝玉在黛玉脱离之后的景象。
前八十回,宝玉一共祭拜过两个人,一为金钏,二为晴雯。祭金钏是来至井台上,焚香祭拜将炉放下,焙茗站过一旁。宝玉掏出香来焚上,值得一提的是祭拜金钏之前,宝玉还曾仰视过洛神之像,看其“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荷出渌波,日映朝霞”的姿势。宝玉不觉滴下泪来。这也并非闲笔,洛神与黛玉的潇湘水逝似有某种根由。
关于宝玉祭拜金钏,黛玉还曾借《男祭》这出戏宣布过一番谈论:“这王十朋也不通的很,不管在那里祭一祭算了,必定跑到江边上来做什么!俗语说:‘睹物思人’,全国的水总之一源,不拘那里的水舀一碗,看着哭去,也就纵情了。”
可见黛玉是不重视方式而重心里的一个人,想必在她身后,她也不会介意宝玉是否会用方式上的一种祭拜,由于他们早已志同道合,许下过存亡。
宝玉祭拜晴雯是在第七十八回痴令郎臆造芙蓉诔,备了晴雯所喜的四样吃食。又用晴雯平日所喜之冰鲛縠一幅,楷字写成,名曰《芙蓉女儿诔》,又于傍晚人静之时,将那诔文即挂于芙蓉枝上,秉承的也是原不在物之贵贱,只在心之诚敬罢了。
《芙蓉女儿诔》情深意重,内有两句‘茜纱网下,我本无缘;黄土陇中,卿何薄命!’” 黛玉听了,猛然变色。这两句可谓一语成谶,暗示了与黛玉的此生无缘,‘茜纱网下,我本无缘;黄土陇中,卿何薄命!’”看似是在祭拜晴雯,实则是在祭拜黛玉。
红楼梦第五十八回有一节叫做“杏子阴假凤泣虚凰”,写了藕官菂官蕊官三人的故事。
清明节这一天藕官在大观园的山子石后为死了的菂官烧纸,被夏婆子发现要去奉告太太,后被宝玉“救下”,宝玉得以了解到一段古怪的故事。
藕官菂官蕊官这三人皆为女伶,其间这个菂官一出场就现已死掉了。藕官与蕊官和芳官都是贾府梨香院那十二个小戏子中的一员,由于宫中老太妃薨逝,凡有爵之家,一年内不得筵宴音乐,各官宦家凡养优伶男女者,一概蠲免遣发。
因而贾府也欲将梨香院十二个女孩子斥逐,愿去者皆令其干娘领回,不肯去者涣散在园中使唤,这样小旦蕊官就到了宝钗处,小生藕官就到了黛玉处,芳官就到了宝玉处。
当日菂官在时,藕官是小生,菂官是小旦。两人在戏中常扮夫妻,每日唱戏的时分都装着那么亲近,因而二人相好反常,又将曲文局面中的温存关心延续到日常日子,一来二去,两个人就装糊涂了,倒像真的一样儿。
后来两个竟是你疼我,我喜欢你。菂官儿一死,他就哭得起死回生的,到现在不忘,所以每节烧纸。后来补了蕊官,仍不忘掉死了的菂官,每于清明为其烧纸。这端的对应了《终身误》里所唱到的“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孤寂林。”
其实藕官菂官蕊官这三官便是在暗射宝黛钗三人的联系。藕官就标志宝玉,藕者藕断丝连也,藕与黛玉的芙蓉一脉相承。蕊官标志宝钗,蕊者花蕊也,宝钗有着牡丹花王之称,寿怡红群芳开夜宴宝钗抽到的正是“艳冠群芳”的牡丹。
菂官标志黛玉, “菂”字为莲子之意,宋·欧阳修《祭薛质夫文》有:“茎华虽敷,不菂而枯”之句,莲心实苦,标志着黛玉的风露清愁,菂与藕同根,与黛玉的芙蓉也是一脉相承的。
写这段并非不相干,而是赋有深意,曹雪芹无一处闲笔也,可谓草蛇灰线,伏脉千里。关于藕官的一片痴心,宝玉曾吩咐她“今后断不行烧纸,逢时按节,只备一炉香,专心忠诚就能感应了。我那案上也只设着一个炉,我有心思不管日期经常焚香,随意新水新茶就供一盏,或有鲜花鲜果,乃至荤腥素菜都可。只在敬心,不在虚名。”
这是宝玉的存亡观,也是黛玉的存亡观,二人是共同的。
作者:闲月小巧,本文为少读红楼原创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