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周怀宗)草地贪夜蛾、非洲蝗虫等全球性农业灾害影响下,我们的口粮安全吗?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暴发,我们的蔬菜水果供给能保障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我们的猪肉供给何时恢复?
4月20日,在由中国农科院农业信息研究所主办的第七届“2020中国农业展望大会”上,农业农村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发布了《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20-2029》(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发布了2020年我国重要农产品供需形势预测,并释放了未来10年中国主要农产品生产、消费、贸易权威信息。
这是2014年以来,我国连续第七年举办“中国农业展望大会”发布《中国农业展望报告》。同时也是落实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中有关农业展望大会内容的第一年。
中国农业展望大会。中国农科院供图
2020年粮食、生猪等稳中保供
《报告》显示,2019年,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实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农产品发展质量进一步提升,农产品消费保持活力,农产品贸易保持活跃态势。
2019年至2020年,我国农业生产遭遇非洲猪瘟、草地贪夜蛾入侵、新冠肺炎防控等多重影响,这给粮食生产、生猪供应等都带来了风险和挑战。为此,我国颁布和实行多项政策,保证粮食安全,保障生猪供应,保障农业生产稳定。
《报告》认为,2020年粮食、生猪等重要农产品能够实现稳中保供,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保障能力和供给质量进一步提升。
农业种植结构继续优化,水稻、小麦不断调优品种结构,播种面积将适当调减,口粮播种面积8亿亩左右,优势产区玉米产能将得到巩固提升。
2020年水稻、小麦、玉米产量分别预计达到2.09亿吨、1.34亿吨和2.67亿吨。未来十年,农业转型升级将明显加快,农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增产保供能力大幅提升。
未来10年农业转型明显加快
《报告》重点展望了2020年至2029年中国农业发展的新趋势。农业农村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唐珂表示,“未来10年,中国农业转型升级将明显加快,农业高质量发展将取得显著成效,农业现代化水平将稳步提升。”
唐珂表示,未来10年中国农业转型升级将明显加快。中国农科院供图
唐珂介绍,未来中国农业发展将呈现4大特点,“第一,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绿色、生态、优质、安全的农产品生产和供给将明显增加。第二,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消费总量将继续增长,饲料粮消费和工业消费持续增加,食物消费结构持续优化。第三,农业对外开放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升,中国继续保持世界农产品进口大国地位。第四,农业市场化改革持续深入,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不断完善”。
《报告》显示,未来10年稻谷产量稳定在2亿吨以上,年均增长0.6%,小麦产量年均增长0.13%,玉米产量年均增长2.7%,生态、优质的生产和供给将明显增加。
唐珂表示,“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对世界农业生产、消费和贸易带来了史无前例的影响,农业展望专家组在前期报告撰写和研讨过程中,也尽量考虑了疫情影响的不确定性。未来仍将继续研判疫情对全球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的影响,准确把握国内外农产品供需和市场形势变化,及时提出系统、科学的应对措施,努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草地贪夜蛾、非洲蝗虫影响,我们的口粮安全吗?
去年以来, 草地贪夜蛾、非洲蝗虫相继暴发,其中草地贪夜蛾已经侵入我国,非洲蝗虫虽然尚未进入我国,但威胁仍未解除,粮食安全引发了许多关注。
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在会上表示,从政策环境看,我国农业发展迎来前所未有的好环境。国家格外的重视农业农村发展,作出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农业政策持续释放。
从农业生产看,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保持稳定,粮食连年丰收。粮食产量连续5年站稳6.5亿吨台阶,2019年达到6.6亿吨,创历史最高水平,实现创纪录的“十六连丰”,粮食生产持续向好向优。
从国际贸易看,粮食进口量占国内市场比重很小,我国主粮保持绝对自给。2019年我国三大粮食进口总量为1065万吨,占国内消费总量比例为1.9%,主粮自给率达98%,中国完全有能力应对国际市场波动。
小麦产量小幅增长。中国农科院供图
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还表示,我国已经建立了完整的粮食储备系统,粮仓是充足的。稻谷和小麦库存均能满足1年以上的消费需求,库存总量居历史高位。
疫情影响到哪些农产品市场?
《报告》指出,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国农产品市场供给、需求、流通等方面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各品种市场行情报价走势存在差异,部分品种出现区域性、阶段性供需失衡和价格波动。
以肉类、蔬菜为例,肉类供给方面,前期受疫情影响,部分地区屠宰场开工不足、活禽交易市场关闭、交通运输受阻,畜禽出现不同程度的压栏现象,肉类市场供给量明显减少;需求方面,餐饮业消费和企业、学校食堂等团体消费需求骤降,加之家庭消费增幅有限,肉类市场需求量明显减少,在此影响下,肉类价格阶段性波动较为明显。蔬菜方面,前期部分地区采取交通管制,跨区域运输不畅,不同地区价格走势存在明显分化,部分产区田头销售较为困难,个别地区出现滞销,而销区终端市场行情报价依然坚挺。
《报告》认为,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好转,社会生产流通秩序逐步恢复正常,加之禽肉生产周期较短,养殖户在市场行情报价信号引导下及时补栏,禽肉市场供给量稳步恢复,后期市场供应有保障。同时,蔬菜跨区域流通逐步恢复正常,加之今年气温条件总体有利于蔬菜生产,蔬菜市场供应有保障。整体来看,疫情对禽肉、蔬菜市场供给和价格的影响是阶段性的。
一些国家禁止出口农产品,会影响我国农产品市场吗?
全球疫情仍在持续发生,一些国家先后宣布禁止农产品出口。对此,农业农村部相关专家表示,我国农产品市场运行相对平稳,除了贸易依存度较高的个别品种外,目前受国际市场联动影响不大。
农业农村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秘书长许世卫表示,第一,粮食供给有保障。我国粮食产量已经连续5年稳定在6.5亿吨以上,口粮供需关系总量平衡有余,完全能够自给自足。 据《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20-2029)》显示,2019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6384万吨,再创历史新高。大米、小麦进口量仅占全年消费量的1.6%和2.7%,口粮消费绝对安全有保障。
受种植结构继续调整影响,去年我国玉米种植面积小幅略减,但单产有所增加,产量保持增长态势。随着国家调增大豆种植面积等政策的出台和实施,国产大豆种植面积调增,产量继续增长,国产食用大豆供给持续宽松,进口依存度逐渐下降。
蔬菜水果产量继续增长。中国农科院供图
第二,“菜篮子”产品丰富。水果、蔬菜、水产品一直是我国主要出口优势产品。受疫情影响,我国部分产品出口可能会受到限制,而这一部分正好可以弥补国内消费者对国际产品的需求缺口。肉类是老百姓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重要农产品,近年来肉类消费也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受非洲猪瘟的影响,2019年猪肉产能明显下滑,但随着促进生猪产能恢复和市场供应的政策措施密集出台、落地,目前生猪生产持续保持恢复向好的势头,预计今年年底我国猪肉产能有望接近常年水平。同时,其他肉类,如禽肉、鱼肉等也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能够弥补猪肉消费的缺口。
第三,农产品市场总体运行平稳。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国内农产品市场总体保持平稳。疫情较重期间,虽然部分“菜篮子”产品产销衔接受阻,部分地区农产品价格出现阶段性上涨现象。近期,随着交通运输逐渐顺畅、企业复工复产比例加大,农产品市场行情报价已基本恢复正常。
玉米产量高,为何进口量还在增加?
2017-2019年我国进口玉米分别为283万吨、352万吨和479万吨,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同时,近三年来我国玉米进口来源以乌克兰为主,进口集中度相对较高,美国进口占比逐步下降。2017-2019年从乌克兰进口玉米占我国玉米进口总量的64.5%、83.2%和86.4%,从美国进口玉米占比分别为26.8%、8.9%和6.6%。
前些年,我国玉米去库存问题一度引发广泛关注,尤其是2016年玉米库存达到最高点时更是如此。为何近三年来玉米进口量会增加?
对此,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市场预警分析团队分析师徐伟平介绍,进口量增加根本原因有两点,一是价差驱动。近三年我国从乌克兰进口的玉米价格比国内东北玉米到达广东港口的价格每吨低300-400元,巨大的价差驱动了进口的增加。二是需求推动,自从2016年我国玉米市场实行收储制度改革以来,玉米市场行情报价下跌,市场交易活跃,畜产品生产增加引致玉米饲用需求平稳增长,玉米淀粉等深加工被激活,整体市场需求较为旺盛,对玉米进口的需求也逐步增加。
徐伟平表示,经过4年的“镰刀弯”地区玉米结构调整和玉米临储去库存,当前我国玉米供需正在从供大于需向供需偏紧方向转变,随着后续生猪等畜产品产能的稳步恢复,预计未来对玉米及其替代品(高粱、DDGS、大麦等)进口需求会进一步增加,但玉米进口不会超过720万吨的进口配额水平。同时随着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的签订,后期从美国进口玉米的占比预计会进一步增加。
未来10年,大豆进口格局不变
大豆是重要的油料作物,也是植物蛋白的重要来源。我国大豆进口数量巨大,《报告》预测,2020年中国大豆进口预计9248万吨,与上年相比小幅增加。同时,《报告》还认为,展望期内,中国以进口大豆为主的市场格局不会发生改变,预计到2029年大豆进口将达到9952万吨,年均增速0.9%。
中国是大豆原产国,在相当长时间内是大豆净出口国,1996年中国成为大豆净进口国,之后进口数量迅猛增加。2000年进口量首次超过1000万吨,2003年进口量超过国产大豆产量,2017年大豆进口达到最高水平9554万吨。展望期内,中国大豆进口将继续保持世界第一,新的贸易伙伴不断拓展,进口来源呈现多元化趋势。
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市场分析预警团队大豆首席分析师王禹表示,未来10年,受经济稳步增长、人口总量增加、居民收入持续增加以及城镇化水平提高,居民膳食结构将进一步优化,肉蛋奶消费需求增加,食用植物油消费总量继续增长,畜禽水产等对豆粕饲料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养殖和饲料加工行业的规模化发展将进一步提升压榨产能,大豆压榨将稳定增长,预计到2029年大豆压榨消费将增至9984万吨。展望期内,尽管国产大豆产量稳步增长,2029年预计增至2220万吨,但依然无法满足国内大豆市场的庞大需求,产不足需的现实决定中国需要大量进口大豆。
生猪恢复,2021年将恢复至常年水平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猪肉消费国,同时,在居民肉类消费中,猪肉也是第一大宗产品,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市场分析预警团队猪肉首席分析师周琳表示,猪肉消费约占居民肉类消费的三分之二。
2019年前三季度,生猪出产量持续深度下降,周琳表示,这与非洲猪瘟疫情、猪周期及部分地区不合理禁养三重因素有关。2019年9月以来,随着多项促产政策和措施的实施,第四季度生猪产能开始持续恢复。周琳介绍,2019年,生猪出栏5.44亿头,比上年下降21.6%。活猪和猪肉集贸市场价格,分别为21.16元/公斤和33.73元/公斤。
《报告》认为,尽管在2019年四季度,猪肉产量能呈上涨态势,但由于前期产能下降严重,2020年总体产量仍将减少,但到2020年底,产能可望基本恢复到接近常年水平。周琳介绍,预计2020年全年猪肉产量为3934万吨,比上年减少7.5%。生猪出栏量预计达到50149万头,比上年减少7.8%。进口方面,受全年产量较低、疫情影响补栏量、国内外价差较大等因素影响,猪肉进口量继续明显增加,达到280万吨左右,比上年增加32.7%。
未来猪肉生产展望。中国农科院供图
未来10年,随着生猪生产规模化的进一步提升,生猪产能将在短期内快速恢复,中期,规模生产成为主力军,推动猪肉生产上涨,长期看,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将带动猪肉生产稳定增长。
周琳介绍,预计2021年底,猪肉产量将恢复至常年水平,之后将呈平稳增长态势。到2029年,生猪出栏量将达到73918万头,猪肉产量将达到5972万吨。
随着消费结构、观念的变化,猪肉消费也将随之发生明显的变化,周琳介绍,“首先,冷鲜猪肉消费比例将显著上升。第二,猪肉加工制品的消费市场将得到进一步培育。第三,猪肉消费分层逐步形成,黑猪等地方特色猪肉消费增长”。
周琳表示,生猪产业目前面临两大不确定影响,一是新冠肺炎疫情在猪肉生产、消费、贸易、价格等方面带来的不确定影响。二是非洲猪瘟的影响,尽管不少大型养殖企业成功复养,生物安全水平提升,疫情风险相对较小,但疫情仍会影响小规模户及疫情高风险地区补栏的效果,影响复产预期。
相关链接——
什么是“农业展望”?
农业农村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农科院信息所农业监测预警团队首席科学家许世卫介绍,“农业展望是基于大数据,运用模型和分析,结合专家会商,对未来短期、中期、长期农产品供需变化进行定量预测预警的技术过程”。
许世卫表示,“农业展望在数据上,需要给未来时间点上确定的量值,在数据上,则使用最新最近的数据,也就是当前情况”。
“展望报告”是怎样形成的?
“展望报告”的形成经过6个规范过程,许世卫介绍,“第一是规范部署,去年12月20日启动部署,包括设定分析框架、确定撰写分工、确定撰写体例等。第二,2020年1月5日开始,进行数据收集处理,包括更新模型数据库、更新模型参数库、确定基线预测结果等。第三,2020年1月15日开始,进行模型运算分析,包括CAMES模型运算、多品种市场分析、结果验证评估等。第四,2月15日开始,进行分析师会商,主要进行数据一致性会商、品种关联会商等,会商之后形成初稿。第五,2020年2月20日开始,由领域内专家进行研讨,包括产业技术专家研讨、经济研究专家研讨等。第六,2020年3月5日开始,进行农业农村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审定,审定由委员集中进行,共3轮。审定之后,形成《报告》”。
“农业展望”能做什么?
“农业展望”是一种现代农业的高级管理工具,许世卫表示,“一方面,通过《平衡表》的定期更新,预示未来变化。另一方面,通过年度数值的变化,起到市场信号灯的作用。农业展望是基于最新数据的分析做出结论,这种结论可显示市场供需状况、进出口状况、市场行情报价变化趋势等,具有强力的、权威的市场信号作用”。
《报告》包含了18个品种的生产量、贸易量、消费量、价格等因素,这些信息对农业资源的战略布局、消费需求的变化、农业政策的制定都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生产者、贸易商调整供给结构,提供市场引导。
“农业展望”为何每年进行?
中国农业展望大会发布未来10年的展望报告。但其数值不是规划或计划,而是通过数据获取、模型分析得出结论。
因为每年情况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所以就需要新的分析。每年召开农业展望大会,能够准确的通过最新情况做预判,对农业监测预警信息进行更新,及时指导农业生产及农产品市场调整。
每年召开中国农业展望大会,可以为生产者、经营者、管理者提供及时农业信息。
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付春愔